谁来保卫隐私?
导读
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,人们都在不可避免地身处去隐私化之中,这是否意味着当下已没有一块隐私“净土”了呢?
无处不在的隐私泄露
现代人尤其强调隐私,然而,现代人又尤其难有隐私可言。华住5亿余信息泄露不但让人们再次感受了一把酒店信息泄漏顽疾难治,而且也展示了人们的隐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事实上,如今人们几无隐私可言。
一方面,个人生活隐私屡遭曝光,微博、朋友圈在记录网民的言行和观点;滴滴、快的在记录乘客的位置和出行;淘宝、京东在记录“败家娘们”的消费和喜好;支付宝、Apple Pay则在记录消费者的财富和流向,隐私裸奔无处不在;
另一方面,隐私侵权事件屡见不鲜,从携程网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,到汉庭、如家等快捷酒店客户开房信息走光,再到圆通速递百万单号被公开出售,各种“安全门”事件层出不穷。隐私问题甚至已引发世界性“头痛症”。
如果说上面罗列的这些还属于“小事”,那么关于隐私的“大事”也不少。
美国中央情报员斯诺登引爆的“棱镜门”事件,使其陷入 “全球偷窥者”的尴尬境地;英国的《调查权法》草案也引发安全与隐私的拷问,被冠之以“偷窥者法案”;法国议会通过的以加强情报工作的《反恐法案》,同样引发了隐私争议。
而为此引发的隐私抗议更是接连不断,美国人抗议机场裸体安检侵犯隐私;加拿大抗议新反恐法无视隐私;欧洲万人曾控告Facebook剽窃隐私,今年Facebook更是被隐私问题搞得焦头烂额,欧盟还开出了37亿欧元罚款的诉讼。
总之,一场关于隐私泄露与保卫隐私的大戏已然上演。
无隐私化的直接原因
而隐私之所以竟然看起来成了一种奢望,究其原因则在于城市化、互联网化和智能化三大元素的崛起:
城市化“开放”了一切,也放开了隐私。
城市文明将农业文明“闭合、离散”的人群聚合化,农村原本封闭、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城市开放、互通有无的新兴场景所覆盖,加之受“东学西渐”、“比、学、赶、超”等国家的战略考量,诸多新科技、新思维和新经济被率先引入城市,变革一切的同时也监控了一切,致使隐私沦为奢侈品。
电脑进来了,黑客也进来了;全球化进来了,间谍也进来了;摄像头、窃听器进来了,隐私诈骗也进来了,城市开放化的同时,隐私也在渐趋消解。
互联网化启动了“无隐私”时代
一是互联网的实质就是信息的互联互通,它在改变传统传播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同时,既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空距离,也降低了大家的信任和连接成本,让事情瞬间变得简单,免费Wifi连接、网络信息注册制、银行卡绑定等皆是如此。然而矛盾的是,网络的方便性、快捷性以及监管的碎片化特征,稍不留神就会造成隐私外泄;
二是在这样一个“无网不欢”的“注意力经济时代”,“我发布即我在”,网络成为天然的社交平台,各种无知的晒隐私者争先恐后,炫富者有之,自恋者亦有之,心甘情愿的自我暴露。而最后,当所有的隐私信息被置于无所不连的物联网中,链接人人之时也是隐私暴露之日。
智能化将二维世界变成了N维世界,隐私“透明化”势在必然。
二维世界中生物都在一个平面上,不受第三方势力窥视,而在智能化社会,公众被置于隐私“播报”的N维世界中,生活演变成了谍战剧,既有各路“人人记者”时时监督人们的一言一行,还有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贴身记录我们的生活,更有各类花式监控设备潜伏左右窥视着全民的行踪,恍惚间人类早已沦为智能时代的“阶下囚”,隐私曝光危机四伏。
人的社会性的另一面就是去隐私性
进一步分析,无隐私化真正的幕后推手还是人性的本质使然,而人真实的本性在于人内在的社会性,即在从“自然人”向“社会人”过渡的过程中,对融入社会的无限渴望促使其不得不放开隐私:
一方面,社会性和市场化所内置的开放性和共享性,倒逼隐私公开化。
社会性和市场化实质上就是对共享和开放的另类诠释,人要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,要立足市场进行各种交易,就不得不交流和共享信息,但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,隐私实际上也在步步“沦陷”。
刷单购物泄露了消费隐私;“交友神器”暴露了言论隐私;收发快递走漏了通讯隐私,而出行旅游又曝光了位置隐私。社会性和市场化内置的共享和开放,让隐私无处可遁。
另一方面,为了融入社会而“自愿”放弃自己的隐私。
人是依托于社会而存在的,随着时代的超高速发展,个性化的体验、“新科技”的吸引以及定制化服务的花样翻新,对人类形成黏性依赖。
为了不与社会脱轨甚至占领时代前沿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隐私,将其让位于科学管理和创新,来换取更好的生活体验和服务,隐私因此“由重变轻”,变得还不如借助移动终端、智能可穿戴设备而获得的潮时尚、新体验来得重要。
可以说,在此背景下隐私成为人立足社会的牺牲品。
隐私将愈来愈无处遁形
由此观之,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,人们都在不可避免地身处去隐私化之中,这是否意味着当下已没有一块隐私“净土”了呢?
从当下来看,确实还存在保护隐私的一方净土,即唯一的隐私有且仅存于人的思想中,存在于人的脑壳里。
毕竟,相对于电脑、手机里的东西都可复制,人大脑里的思想难以复制。而且,大脑思想的更新迭代速度,在保证隐私可修复性的同时,也加固了隐私的安全。思想与大脑的不可分割性也决定了脑壳必然是隐私最安全的堡垒。思想是依托于大脑而生的,看不见也摸不着,是一种无形的资产,而存在于大脑中的隐私作为思想的一部分,也是无形的,只要不说出来,他人就永远无法探知,随大脑而生也随大脑而亡。
如果说,藏于互联网上的隐私,尚可凭借各类软件进行破译,那置于脑壳中的隐私,即便进行开颅手术,旁人也休想窃取,“放在脑子里了,就谁也拿不走了”。
不过,存在于大脑里的隐私不被“攻破”依然是有条件的,是阶段性的。
脑壳未来随着生命经济时代开启,能操控人思想的“黑科技”一旦出世,人脑安全的最后那道防线势必会被攻破。因而,21世纪,如何确保思想上的隐私成了重中之重。
为此,个人隐私拥有“被遗忘权”的法案被嵌入大数据时代,用以捍卫公民脑壳内残存的那最后一点儿隐私,但这毕竟只是“物理隐私”的保护手段,当各种芯片被植入身体,用以控制疾病、延长生命、控制武器,甚至操纵思想,让人类获得前所未有的超能力的同时,也势必会将脑壳内驻留的那丁点儿隐私一扫而光。
因为就当下来看,无论是“捕捉脑内波动的情绪传感器”,还是“可直接在体内溶解的新型大脑移植检测芯片”,虽均未上升到能操控人思维的高度,却早已处在“研发试验”中,颠覆仅是时间早晚而已。
不仅如此,当全脑仿真技术幻想成真,人脑记忆得以完整备份,并能复制到他人大脑之时,人类思维的永存也注定了隐私曝光的必然。
因为倘若人脑记忆得以复制,那么其他人,诸如科研人员或黑客,就极有可能接触到这些记忆备份数据,触碰之时也是隐私暴露之日。
鉴此,原有的隐私定义也势必会被颠覆,隐私概念将被擦掉重写,世界上将不再有绝对的隐私,而只有相对的隐私。正如以往隐私被定义为所有那些不愿被他人知晓的信息,但自互联网现身后,随着私密和公共场合的二重界限日渐消融,隐私便只剩下脑壳内的零星半点。
而未来,当隐私被无限复写、延续之时,隐私外泄将不可避免,届时也许只有那些或被记录在“隐私继承档案”内,或被“隐私特管机构”保藏的相对隐私才是隐私的新概念。
至于人本身,恐怕越来越像个透明人了。
预告
国庆期间,本公众号将继续发布内容,让大家在享受假期愉悦时光的时候,依然可以享受思想盛宴。祝各位亲们假期顺遂。
收听德培,
看懂形势,
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,
获取更多精彩内容
精彩推荐
(福卡原创,欢迎转载)